高速鐵路(簡稱高鐵),是指通過改造原有線路(直線化、軌距標準化),使最高營運速率達到不小于每小時200公里,或者專門修建新的“高速新線”,使營運速率達到每小時至少250公里的鐵路系統。高速鐵路除了在列車在營運達到一定速度標準外,車輛、路軌、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
我國高鐵在短短幾年時間里,立足自主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鐵路自主創新道路,已經由“追趕者”一躍成為世界鐵路的“領跑者”。截止目前,我國高速列車已經安全運行2.8憶公里,運送旅客5憶多人次。 如今,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系統技術最全,集成能力最強,運營里程最長,運營速度最高,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我國高速鐵路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 現已有6920營業公里高速鐵路投入運營。其中,新建時速25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鐵路有4044營業公里,包括時速350公里的北京—天津、武漢—廣州、鄭州—西安、上海—南京高速鐵路;時速250公里的合肥—南京、合肥—武漢、石家莊—太原、濟南—青島、寧波—臺州—溫州、溫州—福州,福州—廈門、成都—灌縣客運專線;既有線第六次大面積提速到時速200—250公里的線路有2876公里。正在建設的高速鐵路有1萬多公里。 目前,全國鐵路動車組列車的運行正點率保持在97%以上。全國鐵路共投入運用動車組355組,其中時速250公里234組,時速350公里121組,累計安全運行2.8憶公里,運送旅客5億多人次。 今年7月1日以來,動車組列車均開行1000列左右,平均上座率達到120%以上,日均發送88.1萬人次。 高速鐵路陸續開通,使既有鐵路通道能力緊張地區的貨運能力得到了較大的釋放,為實現貨運增量、豐富貨運產品體系,提升貨運服務質量和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市場運輸要求奠定了堅實基礎,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 2010年1月至7月,全國鐵路貨物發送量累計完成21億噸,同比增加2.5億噸,增長13.7%。其中,國鐵煤炭完成9億噸,同比增加1.57億噸,增長21.1%;冶煉物質完成4.6億噸,增加4330萬噸,增長10.4%%;石油完成7463萬噸,增加156萬噸,增長2.1%。 此外,我國高速鐵路以其高速、平穩、舒適的優良品質贏得了人民群眾的廣泛贊譽,有力促進了沿線區域經濟發展,帶動了相關產業升級,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了人民群眾生活。 未來幾年,中國高鐵建設將進入全面收獲期,到2012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到達11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3萬公里。屆時,我國高速鐵路網將初具規模。鄰近省會城市將形成1至2小時交通圈,省會與周邊城市形成半小時至1小時交通圈。北京到全國絕大部分省會城市形成8小時以內交通圈。 到2020年,我國鐵路營業里程將達到12萬公里以上,其中新建高速鐵路將達到1.6萬公里以上,加上其他新建鐵路和既有提速線路,我國鐵路快速客運網將達到5萬公里以上,連接所有省會城市和50萬人口的城市,覆蓋全國90%以上人口。
2014年1月1日起實施的《鐵路安全管理條例》規定,高速鐵路(高鐵)是指設計開行時速250公里以上(含預留),并且初期運營時速200公里以上的客運列車專線鐵路。根據以上定義,中國的“高鐵”以及部分“動車”和“城際列車”都屬于高鐵,也就是以“G”、“D”和“C”字母開頭的車次。
2014年12月20日起,鐵路部門在北京至廣州、深圳間,上海至廣州、深圳間,增開8對高鐵動臥夕發朝至列車的車票開始發售。這幾列高鐵動臥從2015年1月1日起,至3月15日春運結束。